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

[ 圖庫經營 ] Shutterstock 臉書小編精選


意間在 google 搜尋自己的帳號才發現,我居然在 2018.02.05 曾經出現在臉書小編的精選相本裡面啊!當時人在國外沒注意到。現在知道後,真是讓人覺得又興奮又害羞。被選到的這幾張照片我自己也很喜歡,分別是逆光的嚴島神社、六十石山金針花海 (不得不說這張是圖庫裡賣最好的) 、還有那張很有張力的人面蜘蛛獵食秀。


下是臉書連結




想,這算是一種肯定吧?在平乏的日常生活當中的小確幸。

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

[ 圖庫經營 ] 201803 總結


===== 圖庫紀錄速覽 ===== 
全圖庫的下載累積次數:104
單張下載金額最高紀錄:2
單張下載次數最高紀錄:4
單張圖片貢獻:0.34
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庫經營了也一小段時間。前後加起來大概就是四個月整,恰好一季。就成績上來說,不是很好,而且和很多前輩們比起來根本就是慘澹至極。不過,既然一開始的設定就是把過往的旅遊照片上傳,再加減做一些素材的練習揣摩,這樣的方向自然成績不會太好看。雖然如此,但是發現自己的照片已經在這個月有破百張的下載,替我在世界各地流浪旅行。心裡也是覺得很開心啦。而且,我終於在這個月達到可以匯出出售照片金額的最低標準 (35鎂) 啦 (轉圈加灑花)!很多隔壁棚的大大隨便賣一張照片都比這個價格多很多,所以說出來真的是給人家見笑的。不過,我也沒上過什麼攝影課,純粹自己愛玩亂摸索。可以這樣賣到一點小錢好像也是很棒棒。


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

[ 圖庫經營 ] Shutterstock 微利圖庫賣照片賺錢 - Editorial photo 篇

簡介 Shutterstock 微利圖庫賣照片賺錢系列文章:Editorial photo 篇


了好久才寫,最近除了一些雜事之外還有忙著增加自己圖庫的數量,雖然都是一些花花草草不會賣的圖片。然後也開始嘗試使用 Model Release 了,為了授權書跟審圖人員攻防戰好久,不曉得有人物的照片會不會比較好賣。不過關於模特兒授權下次再講,這篇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 Editorial Photo 吧!

單來說, Editorial Photo 就是僅能提供書面使用但不能夠商品化,就像是報章雜誌網誌等等的圖片。對於圖庫使用者而言在照片的使用上,限制比一般照片來說還要多。所以,有人說這種 Editorial photo 比較不好賣。但是,我認為還好,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圖片本身的素質還有題材 ( 講得好像自己拍得多好一樣 )。有很多我們出去旅遊時候的照片,雖然自己覺得拍的很棒,卻很難避免不拍到路人甲乙丙丁,知名建築物戊己庚辛等等。不然,你試試看要怎麼拍到沒有人的京都清水舞台,大概要半夜三點去吧!所以,如果你要想要上傳這些可辨識的人臉,例如路人,或是可辨識的商標符號,或是知名建築、交通工具,例如:有 Logo 的火車、軍機、私人遊艇等等。但是我們又沒有模特兒肖像授權或是沒有物品產權的話。那你就需要瞭解一下 Editorial photo 的上傳規則。



先,先判定你的圖片是否要用 Editorial photo 上傳,有幾個比較基本的條件是:

第一、有人臉

第二、有商標

第三、獨棟建築物特寫

!!!!!但是,你沒有模特兒授權或是物件產權授權!!!!!

如果有以上症狀的話,你就必須使用 Editorial Photo 上傳。關於上傳的詳細說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


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

[ 圖庫經營 ] 終於把上載圖片衝破破千張了


於啊!歷時將近 4 個月,終於把圖片衝破 1000 張。
理論上,圖片越多被下載的機會越大。
但是實際上,我的圖片大部分都是很相似花鳥蟲魚風景旅遊照。
所以能夠增加多少下載其實應該也很有限。

說最近最大的成就感應該就是發現自己的圖片被用在哪裡了吧!
有一張六十石山金針花海,被華航拿去做航線促銷廣告了。


花蓮六十石山金針花海

有另一張小朋友寫字的上了一篇用希伯來文寫的新聞網站的文章。

小朋友學習寫阿拉伯數字


實賺的錢連一杯手搖飲料都買不起,
但是發現自己的作品被下載放在這些地方,
心裡賺到更多的是成就感。

Anyway, 是個里程碑。
稍微紀錄一下。
繼續往兩千張邁進。
又洗!



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

[ 視聽閱讀 ][ 讀書筆記 ] 《雪球速讀法》宇都出雅巳

一、書籍資訊簡要:



  • 譯者:陳朕疆
  • 出版社:智富  
  • 出版日期:2015/02/03
  • 推薦星級:★★★☆☆

二、閱讀筆記短評:


久以前,我還在國中階段的時候為了想要增進自己的學習技巧和速度,也曾經買過類似的學習方法的書籍。但是似乎也都沒有完整的看完。坊間很多標榜學習法、筆記法等等的書,往往都覺得是枝微末節的旁門左道,與其專研於斯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把時間花在仔細看書上才是正道的。於是,即使我一路求學生涯算是順遂,仍然覺得自己受到看書速度太慢的問題影響很大。然而一直以來僅能自我安慰精讀也可以唸的很滾瓜爛熟。但是,就經驗來講事實上似乎不是如此。